华青公共管理学院是由各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专业研究机构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华青 >> 培训基地

/新闻动态/

青烟威胶东半岛乡村振兴培训基地

发布日期:2021-10-13 点击次数:0

青烟威胶东半岛乡村振兴培训基地

青烟威胶东培训基地

                                                        ——基层党建、港城联动、产业转型培训专题

点击查看→【农村基层党建专题课程】

点击查看→【港城联动培训专题】

点此查看→【非公党建培训专题】


烟台篇

  为进一步提升村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去年以来,各地积极探索村党支部领办创办股份合作社,通过将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同合作社市场优势、生产优势双向融合,有效激活了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潜力,提升了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助推了乡村振兴。


栖霞市亭口镇衣家村衣家村党支部带领成立“一点园”果蔬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就有52户村民入股,到现在10户户口不在村里但参与合作社劳动的村民也入了股。与其他村的合作社不同,衣家村采用“劳动力入股”的合作社运作模式。当地山地多,基本上没有平地,无法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所以没有采取土地入股形式,土地还是老百姓自己的,劳动积极性高,合作社给村民提供水、电、化肥等生产性服务,向村民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村民可以通过参加集体劳动赚取‘工票’,这样既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也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村民凭参加集体劳动的多少获得股份,有效破解了村里“无钱办事、无人干活”的难题。


栖霞衣家村新农村.jpg


栖霞市衣家村乡村振兴.jpg


衣家村党支部引领农村合作社.png



栖霞市蛇窝泊镇东院头村是烟台市第一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村庄,共319户、854人,党员44名,“两委”成员5人,耕地2000多亩,果园1900多亩。2013年,村党支部领办成立烟台市首家土地股份制合作社,先后建设5处苹果示范园、1处苗木基地,引进3家配套企业,村集体经济由小变大、从无到有,走出一条集体经济“空壳村”的蝶变之路。2018年村民人均收入达1.3万元,村集体收入达92万元。


东院头村党支部引领农村合作社.jpg


蛇窝泊镇村党支部带领农村合作社.jpg


栖霞市村党支部引领建设农村合作社.jpg



蓬莱市木兰沟木兰沟村位于大辛店镇东南部,背靠道教名山丘山,东临丘山水库,自然风光优美,道家文化底蕴深厚。共有村民121户、330人,耕地640亩,是首批“蓬莱美丽乡村”。该村以“打造具有胶东特色的国际旅游村”为目标,充分发挥优美的自然风光、得天独厚的优质酿酒葡萄产业优势,吸引国内外客商投资建设葡萄酒堡和优质葡萄基地,开发“葡萄美酒+休闲度假”特色旅游产品,形成了欧式酒堡与中国北方田园风光和谐统一的村庄风情。该村先后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对村庄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改善村容村貌,完善功能布局,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对民居建筑风格进行改造,对村主路全部进行硬化,实现垃圾一体化处理和厕所水冲式三格化处理。按照“十室一厅一大院三超市”的标准,建设村民文化活动和社会服务中心。


蓬莱市美丽乡村.png


烟台市合作社集体经济.png


木兰沟村乡村振兴.png




长岛县南隍城村南隍城村所处南隍城岛位于庙岛群岛北端,地处胶辽半岛之间,黄渤海交汇处,隶属于长岛县南隍城乡管辖,拥有特殊的区域位置、丰厚的资源优势和独特的海岛文化。近年来,南隍城村因地制宜,坚持走海岛特色的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着力改善民生质量,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得到较好保障。当前,正以促进海岛增长极加速崛起,打造全县全市北方海洋开发桥头堡为目标,发挥优势,苦干实干,为长岛县中国北方生态旅游度假岛建设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南煌城村乡村振兴.jpg



       蓬莱市南曲家村南曲家村位于大柳行镇政府驻地东2公里处,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该村依托黄金河度假村进行资源整合,打造集生态、观光于一体的新农村。村两委以东尾矿库开发治理为基础,规划投资780万元,建设释迦牟尼喷泉、草原风情蒙古包、三面观音广场、弥勒铜像和瓜果采摘园等5处特色景观。同时投资修建黄金河度假村连接景区的过河索桥,将黄金河度假村、南曲家村和景区三者连成一体,真正让南曲家村成为一个集吃、住、游为一体的美丽乡村。


新农村产业升级.png



       招远市阜山镇九曲蒋家村蒋家村始终坚持“以金兴村,生态立村,人才强村,富民安村”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休闲观光农业开发建设项目、黄金民俗文化旅游项目、滨海旅游产业开发建设项目三个特色板块。休闲观光农业开发建设项目:一是对5000亩山峦合理规划,包括干杂果、经济林,风景观赏林、采摘林的改造与提升。栽植苗木500万棵。完成了南夼别墅区、文化公园、龙王庙、钓鱼台、迎宾阁和楸树洼水库等景点的基建工程。二是实现复垦造地3000亩,现已实际投资2亿多元,造田1200余亩。



招远黄金村集体经济.png


 招远市玲珑镇欧家夼村欧家夼村坐落在著名的生态旅游区——罗山国家森林公园前怀,980户。全村粮田面积1300亩,果园面积700亩,山峦面积15000亩。元至元年间,戴姓由栖霞迁此定居,取名戴家沟。明永乐年间,欧姓由山西洪洞县徙此,戴姓徙绝,易名欧家夼。嘉靖、万历年间,兰、张姓分别由招城北关、黄县下丁家迁入。清康熙年间,魏姓由蓬莱魏家沟入居,村名沿之。依托国家森林公园的独特优势,村庄形成了集绿色山庄、果蔬采摘、休闲养生、商贸流通、文化艺术、伟人瞻仰、黄金开采示范、农家体验、影视拍摄、宗教文化等十大功能区于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旅游专线直通本村,辖区中英文标识、公共休息等设施齐全,服务人员持证上岗。


招远市旅游业乡村振兴.png


 莱州市小草沟村小草沟村位于山东省莱州市郭家店镇驻地西2公里,距莱州市区仅二十分钟车程,距青岛也不过八十分钟的路程,交通十分便利。全村耕地面积1200余亩,山岚面积2000多亩,共252户,595人。近年来,该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农村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村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该村曾先后获得山东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旅游特色村”“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烟台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2015年,被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授予“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2019年获“阳光信用示范村”称号。


莱州市新农村建设.jpg


莱州市科学发展乡村振兴.png


莱州市朱桥镇史家村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村庄,很长时间内并没有尝到“靠山吃山”的甜头。虽然有种植果蔬的传统,但经营上的“各自为战”,使得规模效益差,总是“看天吃饭”,长期以来村民收入无法得到保障。为解决这个发展问题,史家村采用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模式,成立了莱州市沙窝窝果蔬专业合作社,发动37户村民入社,开启了乡村振兴的新阶段。合作社成立半年后,看到成果的村民们有了信心,131户农户积极入社。如此一来,占整个村庄52%的农户都加入了合作社。在党支部与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史家村的果蔬种植产业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



史家村党支部引领农村合作社.jpg


史家村农村合作社果蔬种植.jpeg


莱州市沙窝窝果蔬专业合作社.jpg


青岛篇

莱西市围绕深化拓展“莱西经验”,坚持统筹平稳推进、多部门协调联动、考核督查倒逼等方式,开展优化村庄建制工作,依法有序合并社区内原行政村的村民委员会,设立大社区村民委员会,破解农村空心化、土地经营分散、基层治理乏力困局,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莱西市出台了《关于推进整建制土地规模流转的实施意见》,大力推行“党组织+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土地运营模式,在马连庄镇等7个镇街试点整村、整镇土地流转。在给每个试点镇注入500万元启动资金的基础上,每年安排专项资金600万元对整建制土地流转工作进行奖励,设立土地流转风险保障金500万元确保土地流转安全。目前已有14个村庄流转面积达70%以上,基本实现整建制村土地流转。全市土地规模经营面积66.6万亩,比重达62.2%;土地规模流转面积60.5万亩,比重达56.5%。


1634107563895533.jpg


蓝村镇扎实推进“头雁”工程,公开遴选三名支部书记,充实到村庄,夯实基层“班子”力量;创新强弱帮扶模式,由强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社区党委副书记,定向分管弱村班子提升和村庄发展工作,并对村庄议事决策进行把关定舵。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注重在农业产业链上建强党组织,以基层党组织引路、新型农业产业铺路、党员干部示范带路,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健康发展,带领群众共同走上致富路。深入村庄、企业开展调研,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抓好非公党建工作,打造非公企业党建示范点。


青岛蓝村镇农村合作社.jpg


坚持探索推行“党建 合作社 农户”的产业发展新模式,注重发挥村级党组织和党员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锋引领作用,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农民合作社理事长,村“两委”其他成员、“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党员致富带头人参与生产经营管理,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走出了一条加强基层组织、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富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古城村党支部领办的春秋永旺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种植土豆、生姜、小麦等当季蔬菜和粮食。为缓解种粮大户发展过程中的用地难矛盾,镇经管审计中心又协助3家种植大户注册了家庭农场,同时做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作,实现多点开花。


蓝村镇古城村农村合作社.jpg


东辛城村在“自愿、平等”的前提下,成立青岛益东蔬菜专业合作社,积极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一体化发展模式,吸引村民入社65人,先后整合了村集体、党员经济能人、贫困户、龙头公司等资源,推动产业发展、集体增收、农民致富,实现了“1+1+1>3”的叠加效应,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新路子。


东辛城村农村合作社.jpg

青岛李沧区针对党组织覆盖难、活动开展难、党建资源缺乏等成为“楼宇党建”的三大难题,成立“综合党委”。位于李沧区的青岛—亚马逊AWS联合创新中心,是李沧区数字经济平台,汇聚了青岛一批创新能力强的互联网精英企业,目前有102家企业入驻,员工总数近2000人。党建已成为非公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

青岛市李沧区亚马逊非公党建.jpg


威海篇


泽头镇峰山村、北庄村为试点,在村级成立资产合作社、土地合作社以及置业合作社三大合作社,推行“资源变成资产、资金变成股金、农民变成股东”的“三变”改革,资源变成资产、资金变成股金、农民变成股东,围绕“三变”改革,大力推进“党支部+合作社”的经营模式,使集体获得了收益、村民拿到了分红。


威海峰山村党支部引领三变改革.jpeg


寻山街道迎驾新村远远看上去是一大片樱花、石楠等绿化苗木。年初和沿海强村一起敲定的项目,采取‘企业帮扶+强村支持+财政补贴’方式,设立200万元发展基金,种植了500亩的苗木基地,至少可以分得30万元的收益。这样的场景只是荣成推行强弱联建模式以来的一个缩影。荣成市内陆村与沿海村并存,沿海村有发展资金但缺乏土地,内陆村土地资源丰富但没有启动资金,为破解这一困境,已有71个村结成33个“强弱帮带”对子,从村庄建制优化入手,以村村合并为主,把户数少、矛盾多、班子软、经济差的小村、弱村并入周边大村强村,逐步引导其向中心村聚集。把资源、人才等集中起来,改善村庄环境、发展集体经济,实现以强带弱,抱团发展总目标。

荣成迎驾新村党支部强弱联合苗木基地.jpg


滕家镇在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农业方面,已引导东滩等17个村成立了集体领办合作社。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土地规模流转和特色种植相结合,是滕家镇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模式。该镇还陆续引进了3个千亩特色规模种植基地——1300亩芋头种植基地、1300亩安丘大姜种植基地以及千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


腾家镇党支部引领农村集体合作社.jpg


培训内容详情请拨打4006677603咨询。


 
(来源:华青公共管理学院)
本文由华青公共管理学院官网整理编辑发布

更多培训基地